吴中区位于苏州古城南部,濒临太湖。全区拥有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面1486平方公里,占太湖面积的五分之三;辖1个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以及江苏省吴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和7个镇、6个街道、穹窿山风景管理区;户籍人口64.8万。

吴中区围绕“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以“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为主题导向,全力推进“三大布局、四大红利”战略重点,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0.72亿元,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1亿元,增长1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6亿元,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59万元、2.79万元。

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三千多年的吴中大地,曾是古代吴国国都所在地,又是历代郡、府、州的治所,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吴文化。兵圣孙武、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绣圣沈寿、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主持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大师蒯祥等一大批历史名人曾生活在吴中大地。吴中大地还有着水稻耕作、蚕桑管理、舟船制造、工商贸易的悠久历史。

吴中区是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文物先进区、江苏省体育强区和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批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是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获“全国象棋之乡”称号,全区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2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全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8;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名,省级8名,市区两级106名。

太湖三万六千顷,吴中拥有五分之三;太湖72峰,吴中独揽58峰。吴中区是国家级生态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首批联系点,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区)。全区拥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5A级景区、5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生态湿地公园、2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开放景点多达60余个。

吴中区是洞庭碧螺春茶原产地;“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太湖大闸蟹、太湖莼菜、白沙枇杷、乌紫杨梅、洞庭红橘、银杏、板栗等众多特产美名远扬;苏绣、缂丝、木雕、石雕、砖雕、核雕、民间书画、草编等传统工艺技术精湛,深受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吴中区坚持“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着力优化“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发展布局。“一核”是依托城区、太湖新城、越溪、双湖、木渎的中心城市核,“一轴”是整合开发区、甪直、胥口产业资源的先进制造业轴,“一带”是串联度假区(金庭、光福)、东山、临湖、穹窿山的环太湖生态文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