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80.78万。
吴江是江苏的“南大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公元909年建县,1992年撤县设市,2012年撤市设区后成为苏州最大的一个城区。吴江区域面积1176平方公里,是江南典型的水网地区,七分地三分水,是享誉全国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吴江下辖8个区镇,其中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吴江现有户籍人口82.5万,暂住人口80.1万人,总人口约162.6万。
吴中区位于苏州古城南部,濒临太湖。全区拥有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面1486平方公里,占太湖面积的五分之三;辖1个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以及江苏省吴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和7个镇、6个街道、穹窿山风景管理区;户籍人口64.8万。
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于2012年10月26日,由苏州原平江、沧浪、金阊三个老城区合并而成,位于苏州城区中心,总面积85.1平方公里,包含14.2平方公里的苏州古城全部,常住人口约100万。姑苏区是区级行政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是一级国家政权机关;保护区是非行政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设保护区党工委、管委会,是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副厅级建制。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西临烟波浩渺的万顷太湖,东依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素有“真山真水园中城、科技人文新天堂”美誉,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区域行政区域面积332平方公里,其中太湖水域109平方公里。
昆山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 34 ″~31°32′36″,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31平方公里,其中超过24%是水面。
2001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吴县市撤市分设相城区和吴中区。相城之名取自于春秋时期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典故。相城区位于苏州市域地理中心,下辖4个镇、7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开区、1个省级高新区(筹)、1个高铁新城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近490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其中常住人口73.5万余人、户籍人口42.5万人。
太仓之名,传因春秋吴王置仓于此而得名。首见于宋郏亶《吴门水利书》:“昆山之东,地名太仓,俗号冈身”。
常熟市简称虞、虞城,又称江南言子故里,古称琴川、海虞、南沙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濒长江,与南通市隔江相望,东邻太仓市,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境域南北距 37 千米,处北纬 31°31′~31°50′,东西宽 49 千米,处东经 120°33′~121°03′,国土面积 1276.32 平方千米(含所属长江水域面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虞山街道金沙江路8号。
我们张家港是一个港口城市,也是一个生态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市域常住人口125.5万,其中,户籍人口92.65万。多年来,在上级和社会各界,包括部队驻军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我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