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张家港市按照中央、省的有关精神,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通过完善领导体制和人员配备,优化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加大绩效结果运用力度,建立了覆盖目标管理、过程监控、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和持续改进各环节的绩效制度体系,形成了浓厚的绩效比拼氛围,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把握正确导向,凝聚发展合力

一是确立科学导向。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探索建立一系列相互衔接、彼此联动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理清工作职能,找出工作短板,发现存在问题,提升全市党政机关的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将考人考事、官评与民评、能上与能下、内律与外律紧密结合,切实增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投身绩效比拼、提升工作效能的积极性,逐步放大绩效管理的工作效应。二是形成推进合力。2012年,张家港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绩效管理委员会,由市委书记担任主任,市长担任第一副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从相关单位抽调专职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在市镇两级层面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各区镇、各部门参照市级模式,建立相应的绩效管理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推行内部绩效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的创新改变了以往机关部门、区镇考核多部门管理的局面,使市级机关部门从原先的考核部门成为全市主要指标的分解落实部门和监测部门,既形成了全市绩效考核扎口管理、市级和单位内部两个层面同步推行的管理合力,又形成了在全市主要目标任务上机关部门和区镇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的工作合力。三是健全制度体系。制订出台了《全市各类工作检查、评比、考核项目规范管理工作意见》、《党政机关绩效管理工作意见》和《关于全市党政机关内部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3个基础性文件,对检查、评比、考核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与规范,对全市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与原则、责任主体与内容、工作制度与措施、组织保障与监督等方面作了系统规定。同时出台了《市级机关(单位)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实施办法》、《区镇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认定标准》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进度监测办法》4个具体操作办法,对区镇和市级机关两级组织绩效考核细化明确,建立了覆盖目标管理、过程监控、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及持续改进各环节的绩效制度体系。

二、科学设定指标,分解落实责任

一是设定指标体系。市级机关(单位)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定突出高效履职,设职能工作目标、管理工作目标、满意度目标及创新创优目标4个一级指标,其中职能工作目标和管理工作目标的分值权重为70%。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由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上级条线工作安排及本部门工作职能等梳理而成。区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定突出科学发展,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民生福祉、保障性工作、群众幸福感6个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分别明确并赋予分值权重。同时根据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双山岛旅游度假区发展定位的差异性,分别单独设定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完善考评方法。市级机关(单位)年度绩效考评实行百分制。职能工作目标和管理工作目标通过实绩评估方法来考核计分,其中量化指标按照年度目标值实现比例计算指标完成度计分,定性任务按照年度目标达成程度确定任务完成度计分。满意度目标通过定性评价和社会评议的方法考核计分。区镇年度绩效考核分为千分制考核和重大工作百分制考核。千分制考核主要采取“推进度”、“完成度”、“贡献度”和“群众幸福感调查”等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考核计分,其中“推进度”是将关键指标完成进度与基准进度、全市平均进度对比考核计分;“完成度”是根据关键指标年度目标值完成比例考核计分;“贡献度”是通过对区镇关键指标总量、增量、增幅等贡献情况的横向比较,采用“绩效贡献系数法”考核计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是委托第三方随机抽进村(社区)入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各区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测算计分。重大工作百分制考核采用日常监测评价与年终核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计分。三是分解指标任务。每年初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全面梳理,组织各区镇、市级机关(单位)对“市下达目标”和“单位自定目标”两类目标任务进行时序化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同时将每一项定量指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板块和有关部门,并确定每项重要指标每年需达到的增幅,达到“跳一跳、够得着”。2016年全市共分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44个、市级机关职能目标398个。

三、强化工作督查,激发拼抢活力

一是跟踪指标进度。根据《全市主要指标目标和责任分解表 》中的责任分工,每月通过对指标完成度区镇排名、全市平均完成进度与基准时序进度对比、区镇完成度与去年同期对比排名等方式进行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形成《绩效评估报告》。通过《绩效评估报告》形式,将主要目标任务动态分析、专题督办情况等内容进行权威发布、公开通报。累计编发《绩效评估报告》67期。通过《绩效比拼动态》,每月集中展示各区镇、各部门推进年度重点、特色亮点工作进展情况,展示各区镇、各部门在争先创优、服务发展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累计编发《绩效比拼动态》83期。二是督查重点任务。每年选题立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开展专项督查,2016年先后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产业项目、科技人才、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实事工程5个领域开展绩效督查,形成的督查报告均得到了市主要领导的批示,相关建议得到了采纳。累计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题绩效督查报告35期。每年对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程、生态文明重点任务等开展重要时间节点督查,形成《督查通报》。累计发布《督查通报》45期。三是倒逼滞后工作。每半年度、三季度针对推进滞后、成效不佳的指标项,下发《绩效督查建议书》,责成相关职能部门落实,采用“二次督办”制度,明确专人跟踪会办建议的落实情况,并形成《专题督办情况》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努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件件有成效,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2012年以来累计下发《绩效督查建议书》126份。

四、运用考核结果,严格绩效奖惩

一是考核结果全公开。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正式上线运行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考核流程的规范化和结果的全公开。系统一级平台将各区镇、机关部门目标管理、过程监控、绩效考评等各个关键环节纳入系统信息化运作,实现了指标目标管理、数据采集、过程监控、绩效考评、查询分析、信息发布六大功能网上公开运行。二是奖优措施双激励。对绩效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实现绩效奖励和精神激励双覆盖。市级机关根据年度绩效考评综合得分按“优秀”、“良好”、“达标”、“诫勉”四个档次逐一确定档次,并分类评出“突出贡献奖”、“综合贡献奖”、“优胜贡献奖”、“服务地方奖”,并从机关内部绩效考核优秀的科室和个人中评选全市“机关示范科室”、“机关工作标兵”等奖项,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表扬。拉大绩效奖励差距,突出贡献奖单位奖励系数比合格单位高出50%、年度公务员考核优秀等次名额多100%。对区镇考核结果的运用,采取年度绩效考核综合得分与区镇干部年终经济奖励直接挂钩,并按贡献度设定奖励比例,绩效考核结果同样作为区镇评优和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2012年以来全市共运用绩效考核结果提拔使用干部300余名。三是整改落实动真格。对市级机关部门,凡列入“诫勉”等次的单位,单位绩效奖励系数为基数的80%、年度优秀公务员考核等次名额减半。每年对全市机关部门排名后三位的单位,由市分管领导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责成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并纳入下一年度绩效考评,在第二年度预算支出上试行限额审批。对连续两年考核综合排名靠后的机关单位领导班子及时进行调整。2012年以来针对此类情形共调整市管干部10余名。对在全市考核结果排后的区镇,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定区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评选文明区镇标兵和核定绩效奖励的直接依据。通过在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上的动真碰硬,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以绩效论英雄、争当绩效考核排头兵的深厚氛围,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目标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张家港市编办(市绩效办)